索格菲(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AA级评定
索格菲(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格菲”)于2021年10月27日正式通过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委员会的评审,获得“与价值创造的过程有关的AA级基于客户订单的内部供应链协同管控能力建设相关的两化融合管理活动”评定证书,标志着索格菲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能力迈上新台阶。江苏容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卓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咨询服务团队圆满的完成了企业赋予的工作任务,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江苏容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卓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的辅导和培训,培养了一批企业内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有效保障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索格菲集团,于1980 年在意大利成立,1986 年在米兰证券交易所 STAR 板块上市,是汽车制造业原装部件及零部件的全球领先供应商。索格菲是全球顶尖汽车、商务车制造商的合作伙伴。公司的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四大洲的 21 个国家,拥有 42 个生产基地以及, 16 个销售办事处。索格菲汽车部件公司是意大利著名集团CIR 旗下的公司。意大利CIR 集团主要有2 块业务:医疗及汽车零部件。索格菲(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包括悬挂系统、空气冷却系统和滤清系统。索格菲(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于2012 年年底在苏州吴江经济开发区投资建立,注册资金3740 万美元。索格菲在吴江有两个事业部。底盘悬挂系统事业部主要生产汽车悬挂部件,产品包括稳定杆、扭力杆、弹簧。这些产品专门用于汽车、轻型及重型商务车、堆土设备和铁路货车。空气冷却系统事业部生产发动机里的空气和冷却系统,滤清器。索格菲的客户跨越从享誉全球的汽车和工业车辆制造商到大型铁路车辆制造商,主要客户包括世界著名的汽车和工业车辆制造商奔驰BBAC、奥迪、路虎、通用、福特、PSA、宝马、DPCA、菲亚特、沃尔沃等,同时近几年我们也投产于新能源电动车汽车中,主要客户有零跑、蔚来、小鹏等。
通过打造基于客户订单的内部供应链协同管控能力,以客户订单需求为驱动为出发点,通过SAP系统的建设,销售、采购订单、物料和产成品出入库、应收、应付、各类成本、费用等信息数字化,车间部署Sherpa系统,与SAP的QM(质量管理模块)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财务、采购、生产、质检、仓储物流、销售交付等业务活动的在线化,并进一步通过SAP系统与主机厂EDI系统的集成,提高销售订单的响应速度,进而提高采购效率、生产效率、交付效率,并开展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深化应用,使得每个订单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实时合一,不断提升供应链协同的水平,从而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和更好的体验。同时,也实现在诸如交付及时率、生产计划完成率、一次通过率、不良质量成本损失率、交付质量符合率、废品率、手动热弯线设备效率OEE、自动热弯线设备效率OEE、TCW线设备效率OEE、冷弯线设备效率OEE等量化指标的提升。
本次新型能力基于客户订单的内部供应链协同管控能力以汽车悬架事业部为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该能力已复用到了空气冷却事业部。信息技术的成功运用,两化融合的推进,改造了传统制造业从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效显著。特别是借助信息技术得以使公司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竞争力提升,超额完成经营指标,促使公司业务流程优化,组织机构和生产方式变更,实现了多组织构架下管理规范化和多管理层级的信息透明化,并在生产、运输等方面全面实现了数字化,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在业内率先实现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1、战略转型方面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借鉴16949质量体系的思路和方法,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以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式促进企业战略转型,产业提升。未来两年,公司将顺应社会生产对智能化、自动化不断提升的需求,充分利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的支持政策,发挥并强化公司竞争优势,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继续做大做强。
在信息时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战略转型方面发挥机制,公司围绕打造新型能力为主线、不断优化战略、要素和管理三个循环的互动创新和持续改进机制。通过战略循环机制,公司形成符合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的战略,进一步明确战略框架下的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并由此确定需要打造的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分析判断所形成的新型能力是否为组织赢得了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是否支持了战略发展、以此不断优化战略的制定、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的明确、新型能力的打造、要素和管理循环机制的运行等环节,实现战略转型和持续改进。
2、管理变革方面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公司管理变革方面解决的问题是将信息化环境下基于供销管控分解为对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数据开发利用等四要素具体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细化并落实到所有相关的职能、层次和主体,从而实现管理变革到执行层和操作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管理变革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为通过管理循环过程,实现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四个管理域的闭环联动、确保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目标、四要素同步创新的具体需求等在两化融合过程中有效实现和不断优化,从而支持公司的管理变革。
3、流程优化方面
通过贯标工作,对现有的一些流程进行了优化,明确一些职责不明的管理工作,优化了管理思路,程序文件明文规定了相关工作的归口部门和具体配合部门,使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4、技术创新方面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技术创新方面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单纯技术创新的系统非结构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通过数据、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这三个要素的互动创新,集成创新和持续优化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作用的机制在于明确两化融合的策划、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匹配与规范、运行与维护、数据开发利用以及动态调整等过程管理要求, 并提供方法以确保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在相关职能和层次得到充分落实,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持续受控,推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不断升级。
5、数据开发利用方面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数据开发利用方面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解决了公司以往管理、经营等数据开发的无序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发挥作用的机制在于通过对企业市场、采购、销售、售后等数据的选取、分析和应用,进而全面实现数据价值,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和运营管理手段,加速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
推荐阅读 | SUGGESTED READING
2、永鼎五家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项目联合启动会顺利召开;
4、江苏容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入选江苏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优秀服务机构;